快速导航

  • 医院介绍
  • 新闻动态
  • 小儿神经内科
  • 发育行为科
  • 小儿内分泌科
  • 小儿外科
  • 儿童康复中心
  • 儿童心理科
  • 小儿眼科
  • 儿童常见病
  • 儿童保健科
  • Taiyuan tianshi

    Children's hospital

    脾肾不足或会致小儿遗尿 通过食疗治小儿遗尿
    门诊时间:8:00-17:30点击电话咨询

    温馨提示:由于篇幅原因,很多内容不能详尽,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需要疾病咨询,可点击此处进行免费沟通。

    很多的家长以为是自己的孩子的生活规律造成的,效仿了别人不遗尿的孩子的生活习惯,可是孩子还是要遗尿,这是怎么回事呢?

    1、尿床与神经调节系统——即大脑皮层、脑干及脊髓初级排尿中枢与支配膀胱、尿道的阴神经、腹神经、盆神经、骶神经等。由于大脑、脑干的功能发育延迟,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弱或脊髓及各神经传导通路障碍等,致膀胱及尿道控制失约而遗尿。

    2、尿床与膀胱——因膀胱功能发育延迟,不能行使自主控制能力而出现储尿期的无抑制性收缩,使膀胱容量小、敏感性高、顺应性差;膀胱充盈期和收缩期感知能力不高,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低于睡眠觉醒阈值;膀胱压力感受器功能异常,不能提供预警信息等,使之未醒先尿。

    3、尿床与尿道——尿道的关闭功能不全,即不稳定尿道引起遗尿;尿道畸形如先天性狭窄等。

    4、尿床与睡眠觉醒功能障碍—睡眠觉醒功能发育迟缓、觉醒功能障碍是遗尿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功能障碍可因膀胱充盈及收缩的感知功能不全或过度疲劳使睡眠过深而引起,也可因排尿功能不全或发育迟缓而引起。

    5、尿床与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减少——正常人ADH分泌白天比夜间少(1:2.5),尿量随ADH的分泌而发生相反的变化(白天和夜间尿量比约为3—4:1),部分遗尿的孩子因夜间ADH的分泌不足(1:1.4)致夜间尿量增多,产生稀释尿,加重膀胱的负担而遗尿。

    6、尿床与遗传——遗尿症患者中约有30-40%有家族史,经研究认为是多基因遗传,发生的概由于种族、地域不同有一定差异。一般双亲遗尿患者孩子发生为77%,单亲遗尿患者孩子发生为44%,双亲均无遗尿使者孩子发生仅15%。

    清楚了孩子遗尿的情况之后,可以采取一些食疗的方式进行解决。那么,吃什么食物好?

    1、脾肾不足,表现为睡眠中遗尿,小便清长,怕冷,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可食温补脾肾的食品,如糯米、鸡肫皮、山药、莲肉、韭菜、黑芝麻、桂圆、乌药、荔枝等。

    2、脾肺两虚,表现为面色苍黄,易感冒,大便稀薄,乏力,夜尿兼有白天尿频。可用健脾补肺食品,如粳米、山药、薏苡仁、猪肺、银耳、扁豆等。

    3、莲子羹:莲子、板栗肉、茨实,鸡蛋1个,盐少许。将莲子、板栗肉、茨实研磨成细末,每次取30克,放入碗中加盐拌匀,打入鸡蛋,加清水少许,搅至起泡,入锅蒸成羹即可,空腹食用,每天1次,连服5至7天,以后每周1剂。可健脾益气、补肾固肾。

    4、赤豆薏米粥:赤小豆30克,生薏米30克。将以上二味加适量水煮至薏米熟烂。早晚服食,可清热利湿。

    5、李子茶:鲜李子150克,绿茶2克,蜂蜜25克。将鲜李子剖开后置锅内,加水400毫升,煮沸3分钟,再加茶叶与蜂蜜,沸后起锅取汁。每天1剂,分2次饮用。可清热利湿,柔肝散结。

    6、莲子粉粥:莲子粉20克,粳米100克。将梗米与莲子粉同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煮沸,再用文火熬至粥成。每天1次,宜常食。可益气健脾。

    90%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