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 医院介绍
  • 新闻动态
  • 小儿神经内科
  • 发育行为科
  • 小儿内分泌科
  • 小儿外科
  • 儿童康复中心
  • 儿童心理科
  • 小儿眼科
  • 儿童常见病
  • 儿童保健科
  • Taiyuan tianshi

    Children's hospital

    如何提升儿童的自我意识?
    门诊时间:8:00-17:30点击电话咨询

    温馨提示:由于篇幅原因,很多内容不能详尽,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需要疾病咨询,可点击此处进行免费沟通。

      自闭症谱系儿童,普遍存在自我意识发展落后,

      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理解不足,较终导致社交障碍。

      不但表现为身体懒散,能躺着就不坐着;

      也表现为行为失控,比如乱跑、没有危险意识;

      还表现为理解不足,尤其识别人物和动作方面;

      更表现为语言表达,比如你我他代词混淆;

      在理解他人心理的社交方面,尤其落后,

      比如不能用同理心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

      在自我意识的人格结构中,

      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它定义了我的本能,我是谁,以及我要成为怎样的人。

      在自我意识的功能模块中,

      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管理。

      它包含客观现实的我,主观体验的我,以及对自己各方面的管理能力。

      自我意识如何提升?

      实操方法是什么?

      您可以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

      收看《自我意识与动机提升》视频课程。

      为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儿童自我意识

      预计需要阅读时间:8分钟。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社交能力息息相关。

      只有先有了解自己的能力,才能够了解他人的能力,

      进而产生社会交往。

      自我意识在儿童乃至成人阶段都会不断发展完善,因此不存在自我意识有或无的概念,只有强或弱的相对概念。

      自闭症儿童普遍自我意识落后,即自我意识弱于其认知理解能力,比如能认识几百个汉字会唱几十首儿歌或能完成几十块拼图,却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是什么。

      自我意识发展落后的后果就是:

      1)行为只凭本能。

      人类的本能就是追求快乐,追求快乐的一大表现就是懒惰,追求快乐的另一大表现就是破坏。懒惰还好说,而破坏的形式时常是暴力的。

      2)没有进步意识。

      我们不断努力前进,是因为内在的发展动力,让我们做一个更好的自己。若失去这一动力,学习便丧失了意义(此学习非应试教育的学习,而是为了生活的学习),学习的过程也只能变成填鸭式。不过好在孩子只要通过练习,学会了的便会成为兴趣,所以当内在缺乏动力时,外在就要增加动力督促学习。

      3)失去道德约束。

      我们如此生活,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在意他人如何看待自己,通俗讲是面子,讲是道德。如果一个不顾面子和没有道德人,那么社会监督这种无形约束就无效了,他们的行为将只能靠外力。很多大龄严重自闭症只能锁在家里就是如此。

      以上三条,都是社会群体不喜欢接受的。直接导致了社交障碍。

      话说回来,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从简单到分为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虽然主要起始点时间不同,可一旦开始发展后,其实是互通有无互相影响的。

      家长和老师也可对照孩子能力选择有针对性的项目进行干预训练。

      一阶段:自我认知。

      包括和自己相关的感知觉范围事件。这一阶段相对简单,因为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

      1)名字识别:听到别人叫自己的名字有反应,认识自己的名字,能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自己等。

      2)身体识别: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及五官,并能辨别自己和他人身体的区别。

      3)家庭成员:和自己相关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不会认错爸妈。

      4)物品所属:知道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如自己的衣服,自己的书包,自己的玩具等。并有一定保护意识。

      5)性别意识:即对于自己是男孩女孩的性别概念有萌芽意识,并由此产生与性别文化一致的兴趣爱好。

      6)人物关系: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同学,我的邻居,乃至我的敌人或者陌生人,都能一一分辨。

      第二阶段:自我体验。

      儿童学会行走后,由静态变成动态。儿童通过动作行为感知。逐渐形成了包括自己身心感受的只属于自己的心理体验。这一阶段从可视变为不可视,由外在变内在。比如:

      1)生理体验:饥饿、口渴、尿意、便意、困意、痛觉、生病等。

      2)意愿体验:要和不要,喜欢和不喜欢,接受和拒绝,从众多选项中选择自己看中的等。

      3)情绪体验:喜怒哀惧惊的本能情绪体验及识别。

      4)情感体验:紧张、嫉妒、感动、羞愧、内疚、自豪、憎恨、原谅、幸福等情感体验及识别。

      5)思维体验:忘记、知道、记得、认识、想、觉得、思考、回忆、想法等与大脑思维相关的过程体验及识别。

      第三阶段:自我管理。

      此时,儿童增加了和他人的接触,并在3岁左右,开始进入幼儿园等集体环境。如果这中只有我一人,则我可以为所欲为。但我们的生活是由成千上万人组成的集体社会。

      如此,我们便不能为所欲为,要为了在集体中生存进行自我管理。

      1)停止意识:当他人(较开始是父母)喊停时,我们能够立即停止当前的事情。这对婴幼儿的生存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父母以此教会他们什么是危险的,并学会避免危险,更好地生存。

      2)延迟等待:能在社交生活中压制自己的欲望,懂得等待,而不是立刻得到。

      3)竞争意识:在众多竞争者中,能够自发的为了目标督促自己前进。比如,跑步比赛要争一名。

      4)奖惩意识:不但理解初级奖惩(往往是针对身体本能的),也能理解奖惩(他人的口头表扬或批评),并能通过他人制定的规则(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选择自己正确的行为。

      5)道德判断:道德意识是由初级和奖惩发展而来,即可判断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不但可以判断自己,也可以判断他人。并根据这些规则调整自己的行为,较终达到道德内化的形式。

    90%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